TA19鈦合金是一種近 α 型鈦合金,其名義成分為Ti-6Al-2Sn-4Zr-2Mo,含有 α 穩定元素AI,中性元素Sn和Zir,同晶型 β 穩定元素Mo,共析型β穩定元素Si。Mo能提高室溫和高溫抗拉強度,增強穩定性;而AI、Sn和Zr的綜合作用,可保持長時間持久和蠕變的高溫強度;添加Si會引起某種硅化物彌散相的沉淀,有利于改善髙溫蠕變強度。
該合金直到540℃還具有較髙的強度,超過了 TA11合金。其比強度比TA14合金優越,而蠕變性能比TA11合金還好,與TA14合金相當。該合金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較好。生產的半成品有板材、棒 材、鍛件、環形件和鑄件等。主要用于制造航空發動機的壓氣機機匣和飛機蒙皮等,最高長期工作溫度為 500℃。
化學成分
合金 牌號 |
名義 化學成分 | 化學成分含量,% | |||||||||||||||
主要成分 | 雜質,不大于 | ||||||||||||||||
Ti | Al | Sn | Mo | V | Mn | Zr | Si | Nd | Fe | C | N | H | O | 其他元素 | |||
單一 | 總和 | ||||||||||||||||
TA19 | Ti-6Al-2Sn-4Zr- 2Mo-0.1Si | 余 | 5.5~6.5 | 1.8~ 2.2 | 1.8~2.2 |
|
| 3.6~4.4 | ≤0.13 |
| 0.25 | 0.05 | 0.05 | 0.0125 | 0.15 | 0.10 | 0.30 |
TA19熔煉與鑄造工藝
制造棒材的鑄錠應經過三次真空自耗電極電弧爐熔煉。選用0-2級小顆粒海綿鈦、Mo-Al中間合金、Ti-Sn中間合金和Al-Si中間合金以及純鋁和海綿鋯制備自耗電極。采用經兩次真空自耗熔煉后制備的重熔電極,在真空自耗電弧凝殼爐中,采用重力澆注或離心澆注方法鑄造。鑄型采用熔模精密鑄造型殼、搗實(石墨)型和機加工石墨型。
TA19應用
TA19鈦合金在我國已用于制造航空發動機壓氣機機匣。合金在 540 ℃熱暴露1000h仍有良好的熱穩定性能。航空航天工業用的Ⅰ、Ⅱ類鑄件必須經過熱等靜壓處理,一般用途鑄件只需退火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