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0具有良好的耐腐蝕和機械加工性能,為一般用途鋼、刃具鋼。1.4000是提高了410鋼的耐腐蝕性能和成形性能的鋼種。410F2是不使410鋼的耐腐蝕性能下降的鉛易切鋼。410J1是進一步提高了410鋼的耐腐蝕性能的高強度鋼種,用于透平葉片和高溫用部件。
化學成分
成分 | C | Si | Mn | P | S | Cr |
最小值 | - | - | - | - | - | 11.5 |
最大值 | 0.08 | 1 | 1 | 0.04 | 0.03 | 13.5 |
鉻含量不少于12%的耐腐蝕鋼,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。鋼中的鉻與侵蝕介質中的氧感化,在鋼的外貌構成一層很薄的氧化膜,稱為自鈍化膜,使鋼在氛圍、水和酸、堿、鹽中很耐腐蝕。鋼中除鉻之外,還可到場鎳、鉬、銅、鈦等合金元素,使其擁有更好的耐蝕性、工藝性或機器功能等。不銹鋼普通分為鉻不銹鋼、鉻鎳不銹鋼和高強度不銹鋼3類。
鉻不銹鋼:含鉻量在12~30%之間。最早于1912年由英國的H.布里爾利制成。按室溫下的構造布局,鉻不銹鋼又分為鐵素體不銹鋼和馬氏體不銹鋼兩類。鐵素體不銹鋼含碳量較低,不克不及熱處理強化,強度低,可焊性差,如0Cr13、0Cr17Ni等,首要用于制造天然纖維和食物工業的設置裝備擺設。碳、氮總含量在0.02%如下的超純鐵素體不銹鋼,如00Cr27Mo鋼等有更好的耐蝕性和工藝功能。馬氏體不銹鋼含碳量較高,經淬火熱處理后能取得很高的強度和硬度,但耐蝕性較差,如1Cr13、4Cr13、9Cr18MoV鋼等,多用于創造經受高載荷的汽輪機葉片、螺栓以及請求高硬度的閥片、刀具和軸承等。
鉻鎳不銹鋼:含鉻12~30%、鎳6~12%和大量其余元素。這類鋼的含碳量極低,室溫時呈奧氏體或奧氏體加鐵素體構造。它比鉻不銹鋼擁有更好的耐蝕性、可焊性和成型性。最先的鉻鎳不銹鋼于1912年由德國的B.施特勞斯和E.茅雷爾制成。當代最經常使用的是含鉻18%、鎳8%的18-8型不銹鋼。這類不銹鋼服從強度低,不克不及熱處理強化。但加工強化偏向大,經由過程冷加工可獲得高強度的線材和帶材。經常使用鋼種如0Cr18Ni9、0Cr17Ni13Mo2等,多用于制造化工容器、設置裝備擺設襯里、運送管道、醫療器械和儀表等。到場銅和鉬的不銹鋼,如0Cr18Ni18Mo2Cu2Ti等在稀硫酸、磷酸等非氧化性介質中有較好的耐蝕性。含碳量在0.03%如下的超低碳鎳鉻奧氏體不銹鋼如00Cr18Ni10、00Cr17Ni13Mo2,含鈦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如0Cr18Ni9Ti等有較好的抗晶間侵蝕才能。含錳、氮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,如1Cr18Mn8Ni5N和0Cr18Ni9N等,有較高的服從強度。
高強度不銹鋼:分馬氏體不銹鋼和積淀強化不銹鋼兩類。馬氏體不銹鋼屬鉻不銹鋼。積淀強化不銹鋼是含有適當的銅、鋁、鈦等合金元素的鉻鎳不銹鋼,經固溶熱處理后呈奧氏體、半奧氏體或馬氏體構造,再經時效熱處理后,鋼內進一步析出彌散的強化相,使鋼擁有很高的強度(σb)≥1000兆帕),并堅持較好的韌性和耐蝕性,如0Cr17Ni26A12MoVTi、0Cr17Ni7Al和0Cr17Ni4Cu4Nb鋼等,常用于制造耐腐蝕低壓容器、高載荷零部件、飛行器蒙皮和彈簧等。此外,相變引發塑性不銹鋼(TRIP)是當代新發展的不銹鋼,擁有更高的強度,也有較好的耐蝕性。